> 内容详情
索引号 116104007412713188/2025-00016 主题分类 水利
文号 咸水字〔2025〕28号 发布机构 市水利局
发文日期 2025-03-24 有效性
主题词
咸阳市水利局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专题报告
时间: 2025-03-26 16:20:00
来源: 建管科
作者:
责任编辑:
【字体: 打印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指导下,我局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扎实开展行业环境保护工作,按照中省市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围绕我局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清单,组织开展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空气质量改善进位行动、咸阳市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等一系列行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多措并举、攻坚克难,有效促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一、落实最严格管理制度,确保水资源安全

组织开展了计划用水,严格取水许可,统筹生态环境用水,加快超载区治理,确保了我市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一是落实取用水总量控制度,强化水资源指标刚性约束。全年用水总量9.36亿立方米,控制在省考指标1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24.69%;二是修订印发《咸阳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咸阳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三是加快地下水超载区治理,通过三年治理,泾阳县已退出超载区,秦都、渭城、兴平由全域超载变为局部超载,超载范围大幅缩减。四是逐步推进生态流量保障工作。督促重点河流水利设施运营单位下泄生态流量及加强生态流量保障工作,利用市级资金完成生态流量监测设施水文站建设五座,搭建咸阳市生态流量监测信息平台。五是有序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咸阳市2024年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及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12个县(市)区通过省级验收,11个县区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称号。截至目前,创建13家节水型公共机构,7所节水型高校。六是组织实施集中供水工程,提高饮水安全保障能力。新建和改造农村供水工程40处,提高饮水安全保障受益人口46.1万人,更新改造县城供水管网37.4公里。

二、以河湖长制为平台,加大河湖保护治理力度

积极发挥河长办组织、协调、分办、督办责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的安排部署,全面加大河湖保护治理力度,扎实推进河湖库“四乱”清理整治,以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一是压实责任,健全河湖管护体系。及时更新河湖长名单并在政府网站公布,明确河湖长职责。2024年,8名市级河湖长巡河巡湖调研66次,带动县、镇、村级河湖长巡河湖6.2万余次,有力推动全市河湖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全面落实村级河湖管护体系“三个一”建设,设立村级河湖长制工作室1167个,建立村级河湖管护制度体系1167套,组建村级河湖管护队伍1167支,实现黄河流域村级河湖管护体系全覆盖。二是强化整改,推进河湖库“四乱”问题整治。以妨碍河道行洪、侵占水库库容为重点,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水利部、黄委、省河长办反馈的29个问题和市、县暗访巡查的78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三是常态化开展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出动6300人次,巡查河道3.46万公里;四是科学规划,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印发渭河、泾河、三水河、清河、冶峪河、黑河、漆水河咸阳段“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完成17条河流河湖健康评价报告。

三、以河湖治理为推手,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

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思路,建成渭河咸阳城区段渭滨、古渡和钓鱼台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河长8.85公里,总面积3075亩,项目总投资4.83亿元,2024年5月开园向市民开放。完成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5.9km2,其中建设梯田1041hm2,营造水保林(经果林)5200hm2,实施封禁治理12548hm2,其他措施1801hm2。完成省水利厅下达目标任务170平方公里的121.12%,有效促进了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四、加强大中型灌区管理及水电站生态整治

印发了《咸阳市2024年度农田灌溉水水质监测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农田灌溉水质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灌溉水质管理,夯实工作任务,配强技术力量,有序开展工作。根据生态环保部门相关要求,结合灌溉水质监测工作方案及检测计划,我市各县市区结合区域内灌溉水源的构成及水质特点,科学合理布设监测点位,确定了灌溉水源监测清单。2024年,各县市区结合灌溉实际情况,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用于灌溉的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进行了检测。根据各县市区报送的检测报告,全市共布设监测点150处,检测水样150份,抽检点所监测的水质均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限值规定,灌溉水质安全可控。我市辖区内原有小水电站12座,2023年黄河流域和巴山区域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开展以来,按照省厅“一站一策”整改工作方案,明确保留类1座、整改类5座、退出类6座(处于东庄水库淹没区)。截止2024年5月底整改类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退出类6座已全部关停,其中1座己拆除,剩余5座按东庄水库建设计划5月底前拆除。整改保留类除武功张堡水电站和泾惠渠新庄小水电站为渠道电站,亭口小水电站为新建未运行验收外,剩3座小水电站均加装了生态流量监控监测系统设备。按照要求全市所有小水电站全部对接省级平台并网,通过云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提高监管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力保障泾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落实。

五、扎实开展水利工程施工扬尘管控

全市在建水利项目88个,总投资64.8亿元(其中,亭口水库工程总投资25.3亿元、彬长矿区输配水工程总投资12.8亿元、羊毛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2.4亿元),市城区在建项目有1个,为引汉济渭咸阳北塬城乡供水工程咸阳2#分水口及输配水管道工程。我局严格落实施工扬尘管控措施,临主干道、城市建成区、规划区内的项目,扎实落实6个100%防尘措施,线性工程严格落实分段施工,重污染天气各在建项目积极落实响应措施,减少施工扬尘。同时,各项目工地利用横幅、公示牌等载体积极做好施工扬尘治理的宣传教育。

六、切实抓好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我局将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整改工作以来,下发提醒函7件,调阅进度27次,每季度召开推进会,现场督导20余次,向省水利厅及环保部门汇报对接工作10余次。截止目前,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我局牵头的3个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正通煤业矿井水问题于2025年2月12日通过市级验收,生态流量问题于2025年1月20日通过省级验收、兴平工业园区违规采用地下水问题于2025年3月11日通过省级验收。武功东方纸业违规取水问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于2025年1月15日通过省级验收。第三轮省环保督察反馈4个问题,2个已完成整改任务,1个正在积极整改(疏干水问题),1个配合整改问题持续整改中(认识不到位问题)。

2025年,我局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方针,全面落实中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弥补认识、责任、机制等方面的短板,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为全方位推动咸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一是持续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以亭口水库彬长矿区输配水工程、引汉济渭北塬城乡供水工程,蚂蚁沟、王家咀水库为代表的水网骨干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资源调配能力,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二是系统开展河湖治理。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禁止违法乱占岸线、水域空间。三是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坚持“四水四定”,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力度,严格杜绝无证取水、超许可取水等违法行为。四是推进水保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和效率,采取得力措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强水土保持监管,持续发挥水土保持设施效益。


咸阳市水利局

 2025年3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