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日,陕西省河长制办公室召开“陕西省幸福河湖”命名暨创建工作推进会,咸阳市旬邑县三水河被授牌为“陕西省幸福河湖”,系咸阳市首条获此殊荣的河流。
据了解,旬邑县河长制工作从政策配套、机构设立、制度完善,到工作开展、资料收集、迎检备验等方面,都向着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化方向发展。通过省级评审,2022年12月26日,陕西省河湖长制办公室印发《关于命名“陕西省幸福河湖”的决定》,三水河作为咸阳市首条河流,赫然在列。
三水河,又名马栏河、汃河,属渭河流域泾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马栏山区石底子川、石门川、杨家店子川,自东向南流经土石山区与高原沟壑区,经旬邑县蔡家河滩出境流入彬州市,总流域面积1323.3平方公里,总河长121.8公里,其河水泥沙较少,水量丰富,流域内20余万人尽享供水、防洪、排涝、生态之幸福红利。
近年来,旬邑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把河湖保护和治理作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省市安排部署及河湖长要求,通过制度机制不断优化,治理范围不断扩大、管理层级不断延伸、工作理念不断提升,全面形成“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保障了该项工作优质高效开展,其先进经验陆续在中省市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在全国河湖长座谈会上交流经验,连续多年专项考核被评为全市第一、名列全省前茅,实现了全国有亮点,省市创优秀的目标。
2022年以来,全县河湖长制工作精心施策,狠抓落实行动,强化宣传,努力推动工作落实。一是全面落实监督检查考核责任。全年开展河湖“四乱”专题暗访2次,镇办考核2次,发放督办函8份,督办整改问题23个,工作滞后的,停发河湖长制工作津贴,倒逼责任落实。二是顺利完成“一河(湖)一策”“一河(湖)一档”编制工作。积极落实省市河湖长制工作目标管理要求,县河长办加强人员、经费、措施保障,认真调查,悉心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竭力完成了全县4条河流、8座水库“一河(湖)一策”“一河(湖)一档”编制,为推进河湖规范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常态化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四乱”整治以三水河为重点,全年累计出动人员300余人次,动用机械400余台,整治河道115公里,清理枯树、垃圾、堆积物3000余方,疏浚泥石5000余方;督促各镇办处理河道堆料问题8起,清理涝池垃圾44次,极大改善了县域河湖生态环境质量。四是积极推进河湖遥感监管核查。认真开展2022—2023年度水利部河湖遥感图斑核查工作,对涉河违建及疑似“四乱”问题图斑核查35处,对核实问题,下发整改督办函,限期整改,在全市率先完成河湖遥感图斑核查上报和销号。五是不断加强监督执法工作力度。积极增配执法人员,充实执法力量,配备执法装备,加密执法巡查频次,采取常态巡查和随机暗访相结合,办理了燕家河煤矿、旬东煤矿等5起超计划用水案件。六是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常态化开展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采取加密巡查频次、重点区域蹲守、接受群众举报等措施,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河道乱采乱挖行为得到有力震慑。积极开展河道采砂规划编审,对规划进行严格考证,最大限度降低采砂对生态环境影响。七是大力开展河湖保护治理宣传。在重点河段、水库制作安装警示牌、提示牌等26处,利用各类涉水宣传机遇,采取组装宣传车、悬挂横幅、进社区等实体宣传和普发短信、自媒体线上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河湖保护等知识,不断扩大居民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形成河湖生态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八是项目建设推进河湖环境提质增效。河长制工作实施以来,县上逐段分步实施三水河综合治理,累计新建堤防26.37公里,加高加固6.63公里,综合治理河长33公里,三水河城区实现20年一遇防洪标准闭合;同时实施完成县城西河沟、小塔沟、秦家沟等小流域治理,有效拦泥减沙,有力地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保护了居民安澜。
今后,旬邑县将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巩固深化幸福河湖示范创建成效,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力维护全县河湖库坝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努力打造更多“幸福河湖”,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